如何選擇正確的徵詢對象(reference)
在開始進行應徵者的工作績效評價調查(reference check)之前,有個很重要的前置步驟不能忽略,就是弄清楚你手上的名單到底是不是你應該徵詢或查證的對象。
通常公司在面試時會要求應徵者提供二至三個工作資歷相關的徵詢對象(reference)或推薦人(referee)以供查證,而應徵者在要求下通常也都能滿足這個要求。大多數的公司通常會指明提供的人選應為過去的主管,但實務上往往因為未能仔細求證或人員疏忽,應徵者都能成功挑選對自己有利的資深同事、其他部門同事、甚至私人好友等非直屬主管充當推薦人。
一般而言,可靠的徵詢對象應同時具備以下各項條件:
- 與應徵者有日常工作上的從屬報告關係
- 負責管理並評核應徵者的工作績效,期間至少達六個月
- 工作關係發生的時點距今不宜超過十年
若能在取得名單時向應徵者確認人選符合所有指定條件,並在實際查證與訪談過程中採取嚴謹仔細的調查方法,便能有效過濾並鎖定可靠的徵詢對象,取得客觀的調查結果,掌握應徵者過去實際的工作狀況。
此外,為求提高資歷查核結果的信度與效度,你應該:
- 至少取得三位有效的徵詢對象,以便當評價不一時,能有比較及判斷的基礎
- 嚴謹納入應徵者過去的同事、部屬、甚至客戶作為查證對象,以360度調查法整體瞭解應徵者在過去工作職位上的相互關係及評價,以求取最客觀的事實
徵詢對象名單決定了資歷查核有效與否,身負決策責任的經理人與人力資源人員都應該要特別留意。取得可靠的徵詢對象名單後,接下來還需搭配嚴謹仔細的調查方法,以便過濾並拒絕資格不符或假扮的徵詢對象。
進行資歷查核需要經驗、專注與技巧,委託經驗豐富的專業調查機構代勞,能讓您節省大量時間,掌握正確資訊,做出最佳的聘僱決策。